豫剧《程婴救孤》来一段源于春秋时期“赵氏孤儿”故事,二千多年来在我国广为流传。元朝时被搬上了舞台,直到现在,京剧和其它地方剧种仍在上演《赵氏孤儿》,经久不衰。2001年,河南省豫剧二团将这一传奇故事改编排演成大型古装豫剧《程婴救孤》,该剧创排以来,先后在河南、北京、上海等七省市演出400多场,被戏曲评论界称为“一部伟大的悲剧”,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文华大奖、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、国家十大精品剧目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戏曲剧目。 为将这一经典豫剧搬上银幕,满足更多戏曲爱好者的欣赏愿望,河南影视集团和河南省豫剧二团联袂合作,用现代电影理念和豫剧特有的艺术手法重新打造该剧,以求得电影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完美结合,该片由河影集团朱赵伟任导演,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张平任执行导演,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担纲主演。为使该剧更适应电影艺术的表现要求,剧组创作人员从...
大雪纷飞,落难书生莫稽倒卧金玉奴门前阶上,玉不忍,将他救起,玉父金松为叫化头子,素仗义疏财,慨然留稽在家暂住。稽、玉朝夕相对,互相爱慕,不久结为夫妇。玉、松父女随稽上京赴考,稽高中进士后,却嫌弃两人出身寒微,在客店掌柜唐三朵挑拨下,对他们百般奚落。松不堪受辱离家,玉心碎投江,稽悔恨不已。上任江西知县后,稽被巡按招为婿,却不知新娘正是获巡按救起的玉。洞房之夜,玉偕婢女仗棍在新房相候,棒打薄情郎。稽跪地向玉、松认错,在巡按调解下,玉终允破镜重圆。
越剧影片《毛子佩闯宫》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搬上银幕,由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雅楼和筱灵凤担任主演,深受一代越剧迷的喜爱。故事讲述御史毛龙之子毛子佩毛子佩与薛梅凄美爱情故事,影片表现了封建帝王荒淫残暴的生活,歌颂了坚贞的爱情。 明朝正德年问。御史毛龙之子毛子佩,自幼与老师之女薛梅同窗读书,青梅竹马,相互钟情。有一年清明佳节,薛梅随父回乡扫墓,不料去后杳无音讯,子佩终日思念。第二年,子佩奉父命进京攻读。上元之夜,独自出游,不期误入皇帝离宫别院——“留春院”。他在梅林下,踏月徘徊,触景伤情,脑海中顿然浮起薛梅的面貌。正沉浸在思念中,子佩忽然听见琴声,细辨琴曲系为薛梅所谱,甚感诧异;他拿出洞箫相和,这箫声直传到在“引凤楼”抚琴的薛梅与张书昭耳中。原来薛梅返乡后,即被强选人宫。她 在宫中矢志不渝,终日怀念子佩。张书昭本是卖唱的江湖女儿,被选入宫为妃多年,不满在宫苑...
林黛玉(王文娟 饰)告别父亲,千里迢迢来至荣国府的外祖母家,遇见了表兄贾宝玉(徐玉兰 饰),两个玉儿情投意合,互为知己。宝玉和黛玉偷读西厢,明了彼此的心意;之后宝玉当面驳斥薛宝钗,在袭人面前为黛玉正名;因金钏一事,公子哥饱受一顿毒打,惹来祖母、姐妹的关心。更因一次误会,令黛玉上演葬花一幕。宝玉迷茫中道出心事,却为袭人得知。袭人将之诉于王夫人,王熙凤献出偷梁换柱的调包计,假借林姑娘之名让宝玉娶宝钗为妻。这边厢,锣鼓喧天共贺新人;那边厢,林姑娘泪尽心死魂归太虚……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重要段落改编,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和徐玉兰联袂出演。著名导演李翰祥当年曾在上海看过徐玉兰的表演,并将其经典风格及唱腔运用到电影《金玉良缘红楼梦》中。
豫剧《桃花庵》是一出根据 传统戏《桃花庵》整理、改编 的戏曲艺术片。 苏州富家子弟张才虎丘山玩会,偶遇道姑陈妙善,二人相爱,张才随妙善匿居桃花庵数日,不料,张才暴病身亡,后妙善生一子,她用遗物珍珠衫包裹婴儿,托王桑氏抱出庵外,王桑氏又转手将婴儿卖与知州苏昆 为子,取名宝玉。 十二年后,张才之妻窦氏在苦于不知张才下落之时,见宝玉貌似张才,便收为义子。王桑氏张宅卖衣,窦氏见珍珠衫认出,问明来历。为证实,将妙善接至家中,盘问出原委,知道宝玉乃是张才之后。过了几年,宝玉考中状元。窦氏到苏府求其归宗。双方争执不休,最后宝玉讲出“生身母,虽有恩,养生母,恩更深。”道理,苏张两家三方相互理解,和睦相处。